別名
蜈蚣草、圓羊齒、天鵝抱蛋、蕨薯、鳳凰蛋、落地珍珠、馬騮卵、鳳凰草、圓蕨、涼水果、麻雀蛋、蜈蚣蕨、水檳榔、冰果草、蓖子草、梳篦草、鳳凰卵、飛天蜈蚣、金雞孵蛋、神仙對坐草、石黃皮、石上丸、鳳凰蕨、石窩蛋、貓蛋果、何汗蕨、蛇蛋參、金雞尾、雉雞蛋、圓牙齒、芒蛋、狗睪丸、雉雞尾、烏腳蕨、涼水果、狗核蓮。
入藥部位
根莖、葉或全草。
性味
味甘、淡、微澀,性涼。
歸經
歸肝、腎、胃、小腸經。
功效
清熱利濕,通淋止咳,消腫解毒。
主治
用於感冒發熱,肺熱咳嗽,黃疸,淋濁,小便澀痛,泄瀉,痢疾,帶下,疝氣,乳癰,瘰癧,燙傷,刀傷,淋巴結炎,體癬,睪丸炎。
相關配伍
1、治肺熱咳嗽,小兒積熱:腎蕨塊莖9-15g。水煎服。(《廣西本草選編》)
2、治痢疾:鳳凰蛋浸醋。每日服2次,每次服10個。
3、治濕熱腹瀉:鳳凰蛋60g。搗爛沖開水,去渣服。(2-3方出自《湖南藥物志》)
4、治濕熱黃疸:圓羊齒乾全草15-30g。水煎服。
5、治噎膈反胃:(圓羊齒)乾全草9g。研末。每日3次,酒沖服。(4-5方出自《福建中草藥》)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6-15g,鮮品30-60g。外用:適量,鮮全草或根莖搗敷。
使用注意
忌吃酸、辣、蘿蔔等食物。
採集加工
全年均可挖取塊莖,颳去鱗片,洗淨,鮮用或曬乾。或夏、秋季採取葉或全草,洗淨,鮮用或曬乾。
形態特性
附生或土生。根狀莖直立,被蓬鬆的淡棕色長鑽形鱗片,下部有粗鐵絲狀的匍匐莖向四方橫展,匍匐莖棕褐色,粗約1毫米,長達30厘米,不分枝,疏被鱗片,有纖細的褐棕色鬚根;匍匐莖上生有近圓形的塊莖,直徑1-1.5厘米,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。葉簇生,柄長6-11厘米,粗2-3毫米,暗褐色,略有光澤,上面有縱溝,下面圓形,密被淡棕色線形鱗片;葉片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,長30-70厘米,寬3-5厘米,先端短尖,葉軸兩側被纖維狀鱗片,一回羽狀,羽狀多數,約45-120對,互生,常密集而呈覆瓦狀排列,披針形,中部的一般長約2厘米,寬6-7毫米,先端鈍圓或有時為急尖頭,基部心臟形,通常不對稱,下側為圓楔形或圓形,上側為三角狀耳形,幾無柄,以關節著生於葉軸,葉緣有疏淺的鈍鋸齒,向基部的羽片漸短,常變為卵狀三角形,長不及1厘米。葉脈明顯,側脈纖細,自主脈向上斜出,在下部分叉,小脈直達葉邊附近,頂端具紡錘形水囊。葉堅草質或草質,乾後棕綠色或褐棕色,光滑。孢子囊群成1行位於主脈兩側,腎形,少有為圓腎形或近圓形,長1.5毫米,寬不及1毫米,生於每組側脈的上側小脈頂端,位於從葉邊至主脈的1/3處;囊群蓋腎形,褐棕色,邊緣色較淡,無毛。
生長環境
土生或附生於海拔300m左右的林下、溪邊、樹幹或石縫中。常栽培作觀賞。分布於華南、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灣、湖南等地。
藥材性狀
塊莖球形或扁圓形,直徑約2cm;表面密生黃棕色絨毛狀鱗片,可見自根莖脫落後的圓形疤痕,除去鱗片後表面顯亮黃色,有明顯的不規則的皺紋;質堅硬。葉簇生;葉柄略扭曲,長6-9cm,下部有亮棕色鱗片;葉軸棕黃色,葉片常皺縮,展平後呈線狀披針形,長30-60cm,寬3-5cm,一回羽狀分裂,羽片無柄,披針形,長約2cm,寬約6mm,邊緣有疏淺鈍齒;兩邊的側脈先端各有1行孢子囊群。氣微,味苦。
現代套用
用於治療發燒不退,崩漏,帶下過多,痔瘡和小便淋漓等。
相關論述
《福建藥物志》:“主治睪丸炎,痢疾,腸炎,嘔逆,中耳炎,癰,疔,多發性膿腫。”